首页

冰城玫姿第一视角

时间:2025-05-28 17:31:27 作者:王秀峰任天津市副市长 浏览量:93188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陈溯)7日下午,我国首部气象经济蓝皮书——《气象经济蓝皮书:中国气象经济发展报告(2024)》对外发布。

  气象与经济的关联历史悠久,自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以来,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与气象有着密切关联。从基本生存到康养保健、从农业到生态、从环境到旅游、从能源到交通、从数据资源到科技进步,气象因素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因气候变化而产生的影响也愈加受到关注,气象要素在经济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系统阐述、分析和量化这些变化与结果,尚存在诸多空白。

  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组织编写的首部气象经济蓝皮书对气象经济的阐释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为系统研究中国气象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在当天举办的首部气象经济蓝皮书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表示,随着现代经济发展,气象资源和气象服务已经越来越展露其作为重要、基础性生产要素的经济属性。气象经济蓝皮书集中系统梳理盘点了气象经济内涵结构、气象资源底数、气象经济实践和案例应用,为全社会系统了解气象资源和气象工作的经济学意义打开了一扇门,具有开创意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在致辞中表示,气象与经济的关联由来已久,人类所有的活动都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气象不仅对传统的农业、交通、能源等行业有着深刻影响,在新兴的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领域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气象经济蓝皮书作为社科文献“皮书”矩阵的新成员,不仅为全面审视中国气象经济发展路径提供了新视角与启发性思路,更丰富了皮书系列在产业经济研究领域的成果,进一步彰显了皮书系列在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方面的独特价值。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在会上作《气象经济蓝皮书:中国气象经济发展报告(2024)》主旨报告。他指出,气象经济涵盖与气象领域相关的各类经济活动,是气象与经济关系的总和,包括气象与经济相互影响、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部分。伴随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的依赖日益增强,应聚焦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气象价值评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产业发展、气象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等前沿领域深入研究,推动气象事业更主动地融入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以优质气象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11月7日,首部气象经济蓝皮书发布会在中国气象局举办。记者 陈溯 摄

  在主题演讲环节,多位权威专家围绕气象数据资源及其经济价值、数字地球在气象产业中应用、“气象+交通”场景应用、冰雪资源及其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权威报告,并分享了未来对气象经济蓝皮书定位及编著思路的思考。

  气象经济蓝皮书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组织编写,俱时(北京)气象技术研究院牵头,国务院参事室当代绿色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院等30余家单位参与,汇集了行业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发现和研究成果。(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专场演出将云集黄豆豆、孟庆旸等明星舞者

“潮味文创集”三星堆文创美学集市演绎“三星堆生活美学”,文创“小明星”青铜啾啾家族倍受欢迎。博物馆内的文创打卡点位人头攒动,文创潮味花车和“堆堆助新生嗨翻开学季”礼遇花车,让游客感受古往今来的“妙思”和“精致”。

2024年服贸会探秘:解锁沉浸式文旅新玩法

“看着简单,上手难。”在顾业亮的指导下,几位“零基础”学员搓着手跃跃欲试,从最简单的兔子灯做起,却发现没那么容易。“贴眼睛、贴裙边,零件细碎,工艺繁复。给小兔子的耳朵包金边并不好包,很容易就歪了。”跟随在南京从事台青创业孵化工作的父亲来到大陆、在常州上大学的台湾青年钱志璿笑着说。

首届中法中学校长论坛在巴黎举办

经查,和丽军漠视党纪国法,不知敬畏、不守底线、长期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品、礼金;利用职权为他人调动工作提供帮助;利用职权为特定关系人在工程招投标方面谋取利益;道德缺失,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承揽工程项目等方面提供帮助并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第20届东博会)中国—东盟检务信息交流中心揭牌

有些零件因损坏变形,卡在底盘里很难取出;有些螺帽因锈蚀难以拧开;还有些零件对安装力矩有严格要求,力度稍大或稍小都装不上……安装过程中,各种困难纷至沓来,张自银和战友来回琢磨、反复操作。最后,当他们完成作业、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宿舍时,天色已微微发白。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副馆长严俊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传统行政执法模式难以有效满足多元利益诉求的表达,柔性执法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持续深化推进依法行政的新作为。柔性执法结合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优化行政处罚方式,推动执法行为的改进,成为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的有益实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